创业过程中需要定力_小程序开发团队
2021-03-18 22:21:10
创业过程中需要定力_小程序开发团队
创业公司出现的任何乱子,一定都有一个这样的原因——创始人的不坚决。
 
创始人对于方向的不坚决;创始人出于恐惧对于去除破坏因子的不坚决;创始人因为懒惰对于应该去纵深解决的问题不坚决;创始人对于正确的信念的不坚决。
 
这些不坚决催生了合伙人乱象,产品乱象,企业文化乱象。
 
一旦领头人出现不坚决的情况,而且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的话,可以推断的是,这家公司,这个业务一定走不长。
 
创业者的圈子里讨论字节跳动的成功,已经是惯例了,有一次一群创业者在一起讨论字节的成功,最后的落脚点是什么?
 
大家不得不服,在很多同行都搞不定的事情,张一鸣都能搞定,也能坚定的推进下去,他表现出了对于公司的极大的忠诚,这也是为什么牛人愿意跟着他的原因——能成事儿。
 
这里讲一个左林右狸记载的字节跳动早期的故事。
 
2012年,今日头条作为一个信息平台已经上线了。张一鸣在内部十多个人的团队召集了一个会议,主题是讨论:要不要做个性化推荐引擎。这件事是张一鸣在创业前就已经想好的事情,时至今日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。讨论的结果是啥呢?
 
大家纷纷打退堂鼓,说团队没有这个基因和能力,做不了。
 
个性化推荐引擎是字节跳动存在的意义,但当这件事还没有从构思变为现实的时候,团队里的人即便听了一百遍,也很难有画面感,也无法觉知更何谈相信?
 
这个场景也在很多公司都会发生,创始人想做一件事,跟大家商量,这件事发轫于创始人,其他人所能获得的信息和投在这件事情上的思考都是有限的,这就很难达成一致。于是这件事就会卡在这个环节,创始人埋怨团队不成长,不同频,团队埋怨创始人想一出是一出,如果谁都不落到行动上,公司的发展就会很成问题。
 
张一鸣怎么办的?既然大家觉得基因没有,能力不行,而这又是公司的战略,那么就他亲自上。在左林右狸的报道中,张一鸣这样坚定的回复团队:
 
“如果不解决个性化、智能化推荐的问题,我们的产品只是做些微创新,也许能拿到一些移动互联网的红利,但不可能取得根本的突破,不能真正的创造价值。”
 
张一鸣也给出了解决办法:“推荐我们不会,但可以学啊。”说完之后,他自己先动手了。
 
他靠自己的想象和网上查资料,写出了字节跳动的第一版推荐引擎。
 
但如果只有张一鸣一个人做,恐怕也不会有字节的今天,随后他开始建推荐引擎的团队,托自己的天使投资人刘峻,找到了原360的创始员工曾强。
 
为了说服曾强加入,他三顾茅庐,两次是坐地铁去的,另一次是太晚了,地铁没了,张一鸣自己开车去的,第三次,曾强同意加入。
 
曾强入职后的一年,主要就做了招人这件事,迅速的帮助字节跳动拉起了一支20人的推荐引擎团队。
 
这才有了后来的故事。
 
再讲一个字节推行OKR的故事。
 
OKR是激活知识工作者的能力与潜能,凝聚知识工作者个人意志在大目标之下非常有效率的工具。要用好这款工具既需要有道的认知,也需要有术的勤勉。
 
我们在过去的两年,给数家企业做OKR诊断和落地指导,发现很多企业的OKR落地,最后要么沦为人力部门的KPI工具,要么变成脱离于业务的保健品,要么过一段时间就荒废了。很多创业者表示抓不到OKR价值的要领。
 
但为什么OKR会成为字节跳动团队治理的旗帜呢?
 
这也源自于张一鸣的战略定力。当认知到这个工具确实有助于业务,尤其是当团队规模越来越大了以后,创造和思考需要被数字化管理,以统一在公司的大目标之下,那么用好OKR是张一鸣必须要做的,这是战略选择,那么,怎么做呢?
 
首先从张一鸣自己开始,定好自己的OKR,然后亲自带领管理层团队用起来,亲自抓。每周过进度,按照周期做目标共识、目标的过程管理,目标的复盘。
 
然后再通过组织和管理层落实到整个团队,并从2013年开始推行一直至今,随着大家对于OKR的理解加深,执行上的复利累计,这才有了现在的效果。
 
这件事说起来简单,无非就是执行,但这却是拦住很多公司发展的拦路虎,魔鬼在细节,失败也是也在无法坚持中的琐碎中累计的。
 
无人监督的创业者,往往无法管理好自己,任由自己的懒惰、情绪化和恐惧畏缩去侵蚀公司的战略。
 
在战略定力这件事上,张一鸣真的堪称机器人式的执行力。
 

结语

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系统的,正如查理·芒格所说,他和巴菲特的成功,是一场极小的概率事件,是不可复制的,各种偶然和必然的因素凑在了一起,所以有了股神的传奇。那么张一鸣的成功必然也是一场极小概率的重大事件,且不可复制。
 
外部世界和运气是我们无法掌控的,我们唯一能掌控的就是我们自己。当一群人用脚投票,选择了你成为一群人的老大,就是默认为你可以胜任这个导游身份,带领大家去看一个人看不到的风景。那么我们就需要对于这个目的地进行审慎的价值思考,对于过程将会遇到的挑战与机遇有前瞻性的认知。
 
心中有图谱,路上遇事才不慌。
 
牛人都是聪明人,他们知道谁才是好导游,谁才能把他们的价值发挥出来,谁才是好舵手。

声明:本文来自于互联网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本平台立场,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和其它问题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即时修改或删除。

相关推荐
创业过程中需要定力_小程序开发团队

2021-03-18 22:21:10

创业过程中需要定力_小程序开发团队

创业公司出现的任何乱子,一定都有一个这样的原因——创始人的不坚决。
 
创始人对于方向的不坚决;创始人出于恐惧对于去除破坏因子的不坚决;创始人因为懒惰对于应该去纵深解决的问题不坚决;创始人对于正确的信念的不坚决。
 
这些不坚决催生了合伙人乱象,产品乱象,企业文化乱象。
 
一旦领头人出现不坚决的情况,而且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的话,可以推断的是,这家公司,这个业务一定走不长。
 
创业者的圈子里讨论字节跳动的成功,已经是惯例了,有一次一群创业者在一起讨论字节的成功,最后的落脚点是什么?
 
大家不得不服,在很多同行都搞不定的事情,张一鸣都能搞定,也能坚定的推进下去,他表现出了对于公司的极大的忠诚,这也是为什么牛人愿意跟着他的原因——能成事儿。
 
这里讲一个左林右狸记载的字节跳动早期的故事。
 
2012年,今日头条作为一个信息平台已经上线了。张一鸣在内部十多个人的团队召集了一个会议,主题是讨论:要不要做个性化推荐引擎。这件事是张一鸣在创业前就已经想好的事情,时至今日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。讨论的结果是啥呢?
 
大家纷纷打退堂鼓,说团队没有这个基因和能力,做不了。
 
个性化推荐引擎是字节跳动存在的意义,但当这件事还没有从构思变为现实的时候,团队里的人即便听了一百遍,也很难有画面感,也无法觉知更何谈相信?
 
这个场景也在很多公司都会发生,创始人想做一件事,跟大家商量,这件事发轫于创始人,其他人所能获得的信息和投在这件事情上的思考都是有限的,这就很难达成一致。于是这件事就会卡在这个环节,创始人埋怨团队不成长,不同频,团队埋怨创始人想一出是一出,如果谁都不落到行动上,公司的发展就会很成问题。
 
张一鸣怎么办的?既然大家觉得基因没有,能力不行,而这又是公司的战略,那么就他亲自上。在左林右狸的报道中,张一鸣这样坚定的回复团队:
 
“如果不解决个性化、智能化推荐的问题,我们的产品只是做些微创新,也许能拿到一些移动互联网的红利,但不可能取得根本的突破,不能真正的创造价值。”
 
张一鸣也给出了解决办法:“推荐我们不会,但可以学啊。”说完之后,他自己先动手了。
 
他靠自己的想象和网上查资料,写出了字节跳动的第一版推荐引擎。
 
但如果只有张一鸣一个人做,恐怕也不会有字节的今天,随后他开始建推荐引擎的团队,托自己的天使投资人刘峻,找到了原360的创始员工曾强。
 
为了说服曾强加入,他三顾茅庐,两次是坐地铁去的,另一次是太晚了,地铁没了,张一鸣自己开车去的,第三次,曾强同意加入。
 
曾强入职后的一年,主要就做了招人这件事,迅速的帮助字节跳动拉起了一支20人的推荐引擎团队。
 
这才有了后来的故事。
 
再讲一个字节推行OKR的故事。
 
OKR是激活知识工作者的能力与潜能,凝聚知识工作者个人意志在大目标之下非常有效率的工具。要用好这款工具既需要有道的认知,也需要有术的勤勉。
 
我们在过去的两年,给数家企业做OKR诊断和落地指导,发现很多企业的OKR落地,最后要么沦为人力部门的KPI工具,要么变成脱离于业务的保健品,要么过一段时间就荒废了。很多创业者表示抓不到OKR价值的要领。
 
但为什么OKR会成为字节跳动团队治理的旗帜呢?
 
这也源自于张一鸣的战略定力。当认知到这个工具确实有助于业务,尤其是当团队规模越来越大了以后,创造和思考需要被数字化管理,以统一在公司的大目标之下,那么用好OKR是张一鸣必须要做的,这是战略选择,那么,怎么做呢?
 
首先从张一鸣自己开始,定好自己的OKR,然后亲自带领管理层团队用起来,亲自抓。每周过进度,按照周期做目标共识、目标的过程管理,目标的复盘。
 
然后再通过组织和管理层落实到整个团队,并从2013年开始推行一直至今,随着大家对于OKR的理解加深,执行上的复利累计,这才有了现在的效果。
 
这件事说起来简单,无非就是执行,但这却是拦住很多公司发展的拦路虎,魔鬼在细节,失败也是也在无法坚持中的琐碎中累计的。
 
无人监督的创业者,往往无法管理好自己,任由自己的懒惰、情绪化和恐惧畏缩去侵蚀公司的战略。
 
在战略定力这件事上,张一鸣真的堪称机器人式的执行力。
 

结语

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系统的,正如查理·芒格所说,他和巴菲特的成功,是一场极小的概率事件,是不可复制的,各种偶然和必然的因素凑在了一起,所以有了股神的传奇。那么张一鸣的成功必然也是一场极小概率的重大事件,且不可复制。
 
外部世界和运气是我们无法掌控的,我们唯一能掌控的就是我们自己。当一群人用脚投票,选择了你成为一群人的老大,就是默认为你可以胜任这个导游身份,带领大家去看一个人看不到的风景。那么我们就需要对于这个目的地进行审慎的价值思考,对于过程将会遇到的挑战与机遇有前瞻性的认知。
 
心中有图谱,路上遇事才不慌。
 
牛人都是聪明人,他们知道谁才是好导游,谁才能把他们的价值发挥出来,谁才是好舵手。